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浙江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由浙江省地質勘查局、浙江省科技廳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以下簡稱“地大”)聯合共建,成立于2011年,由浙江省機構編制委員會批文明確為省地勘局所屬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
浙江研究院旨在依托中國地大科研和人才優勢,在浙江科技廳的支持和指導下,在地勘局的領導下,融入浙江科技創新大體系,圍繞浙江省經濟發展和科技需求,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內科技發展趨勢,重點在新材料、新能源、礦物材料、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地質勘查、工程地質、資源環境、地質裝備、分析測試、人才培訓等領域開展工作。力爭經過20年的建設和發展,將浙江研究院建設成一家集科技研究、成果轉化、科技產業、技術服務、分析測試、人才培訓等為一體的綜合型研究機構,打造成在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新技術研發基地、成果轉化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
浙江研究院分兩期建設。第一期即省地礦研究所青山湖科技城項目(核心區約20畝科研用地和產業區約37.5畝工業用地)。主要用于礦物材料、分析測試、地質勘查、資源評價、災害地質研究機構,以及中試研究和轉化基地的建立和運行;第二期占地面積約50畝,主要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海洋地質與環境、先進地質裝備、人才培訓和非學歷教育等機構的建立和運行。
目前一期已初步完成2所2平臺2中心建設,具體為:
1、礦物材料研究所。該研究所主要從事應用礦物學和礦物開發利用研究。主要包括非金屬礦的提純與分離工藝技術研究、表面性能及改型改性技術研究、超細及礦物制備技術研究和人工合成粘土礦物工藝技術研究。
2、深部地質勘查技術研究所。該研究所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工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依托,設立浙江分所,主要從事深部地質勘查技術研究,為浙江省及我國東部地區重要成礦區帶深部金屬礦找礦突破提供技術支撐,為浙江相關產業的資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3、兩個平臺為:“浙江省非金屬礦應用研究重點試驗基地”和“國土資源部粘土礦物重點實驗室”。
4、分析測試中心。該中心以國土資源部杭州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為依托,定位為研究院公共分析測試服務平臺,主要承擔研究院研發機構的樣品組分分析、物化性能測試和微結構表征任務;同時,承擔國土資源地質礦產和土地資源的檢驗、測試、試驗、測量、評價等方面的資源監督與檢測工作職能,和浙江省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平臺的支撐單位職能,對外開展分析測試服務業務和人才培訓業務。
5、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該中心主要承擔研究院科技成果的中試及產業化等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正在籌建和規劃建設研究所有:
1、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浙江分中心)。該研究所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納米礦物材料及應用教育部工程中心”為依托,設立浙江分中心,主要從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該所近期擬研發和推廣的項目須充分考慮浙江省礦產資源優勢,有利于促進浙江省礦產資源化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產業的快速發展。
2、儲氫材料研究所。主要儲氫材料制備及應用技術研究;由國家千人計劃擔任首席科學家,與臺灣中信電工合作建設。
3、石墨資源與碳功能材料研究所。該所擬由浙江研究院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組建。主要從事石墨的選礦、提純,石墨功能材料的制備技術及應用研究,石墨烯的制備及其復合材料的開發。
4、功能陶瓷材料研究所。該所擬由浙江研究院與美國Alfred大學合作組建。主要從事各種功能陶瓷材料制備技術和應用的研發工作。
5、高溫高壓材料研究所。該所擬由浙江研究院與西班牙馬德里高級研究院合作組建。主要研發高溫高壓條件下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為航天、航空、軍工等特殊行業研發具有高強度、超硬、耐磨、耐高溫等特種材料。